点击链接查看视频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builder/preview/s?id=1813235876014994317
你也许在很多地方看到过这样的图片:

它叫色域马蹄图(CIE马蹄图),它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,将可见光中的颜色信息映射在图中,因此你可以理解成——这个图形内包含了人眼可见的所有颜色。而马蹄的三个顶点代表了RGB三个通道,每个色彩都有各自的一组数据,对应不同的坐标。
那么这张图究竟有什么作用呢?
我们都知道,显示器就是通过RGB三种颜色的混合来显示五彩缤纷的世界,因此,一台显示器的色彩极限,就受限于红绿蓝各自数值最大的那个点,如何表示这个“色彩极限”?就可以通过色域马蹄图,将红绿蓝三个点进行连线,而中间的部分,就是它们能混合出来的所有颜色。
这就是显示器的色域。
色域覆盖越广的显示器,它能显示的颜色就越丰富,但由于每个显示器能显示的颜色范围不同,因此,色域值也定制了不同的标准。目前常用的色域标准有四种,分别是sRGB、Adobe RGB、NTSC、DCI-P3。它们在马蹄图里都有对应的一个三角区域来代表各自的色彩范围。
其中,sRGB是最早、最通用的标准色域之一,常用于日常办公学习、网页浏览等场景;Adobe RGB色域更广,在平面设计、摄影等领域应用广泛;NTSC多用在广播电视行业,也被用来测试电视屏幕所能覆盖的色彩范围;而DCI-P3主要应用于数字影院,也就是电影行业。
说到这里也许你就能够看懂显示器商品界面上所标注的“99%sRGB”是什么意思了。
那么色域是不是越广越好呢?也不是,因为色彩准确才是关键。其实屏幕的色域只要达到96%sRGB以上,就可以胜任生活中的大多数场景,在一些Windows电脑上如果使用高色域的屏幕,反而会出现颜色过饱和的现象。